【老闆碎碎念|七月半系列|鬼節好時光】
大家好,我是老闆「那個誰」,人生苦短,不如聽個「故事」解解悶?
《頭七》 https://goo.gl/2bT2q2
===
「中國人怕鬼,西洋人也怕鬼,全世界的人都怕鬼。」
這句話大概只有197X-8X年代的你知道,司馬中原如此偉大,照亮了每個無聊卻又想要有人陪的晚上。
你也想有人陪,來,我教你,如果一個人空虛、寂寞覺得冷,在那四台還未風行、手機尚未具有智慧的美好時代,翻開司馬伯伯的小冊子,轉開司馬伯伯的頻道,你馬上就會覺得家裡到處都是人(?),好不熱鬧。
農曆七月俗稱鬼月,鬼門開開的特殊假期,也是鬼故事最得意的時段,不論在荒廢的樂園、醫院太平間、各種生死現場或陰陽交界、渾沌不明的時刻,七月時都成為觀光勝地,飄出種種鬼影。
真看見鬼的閃躲,看不見的好奇,就像天橋底下等說書的諸位客倌,來來來,膽大的坐前排,害怕的坐後排。
但追根究柢,鬼故事吸引人在哪?
未知與期望。
未知帶來恐懼、新奇、刺激,反正在你上班族生涯裡面沒有的,它都有,重點是這刺激不在千里之外,就在等等會經過的隧道、廁所或是後面的那個鏡子。遊蕩在真假之間的鬼聲鬼語中,彷彿參加了一場盛大的變裝派對,而你穿梭其間好不快活(?)。
你或許會說未知很好理解,但怕鬼都來不及了,怎麼會期望呢?
期望來自鬼是人逝去後,得以延續存在的一種狀態,是對人死燈滅論者發起的一場遊行抗爭,是對享受當下而不負責任的一聲警戒,是對逝去之愛繼續傳達的一個通道,是前世今生的一份聯繫,是寂寞孤獨的一種安慰與陪伴,我們都期望著鬼對生命帶來的一種持續性,不論正面還是負面。
「你走了還回不回來?」
或許是所有鬼故事中最重要的問句,當中交雜了多少恐懼、悲傷、喜悅與憤怒,都在未知與期望中此消彼長,置身(鬼)故事中怎能不羨煞旁人。
七月正是個體驗的好時節,你說你只想坐後排?沒問題,我們的七月半系列,包你看了不怕,不怕再看,明瞭人鬼情味,賺你一滴淚、一陣笑、一哆嗦足已。
咦?你的心好像也藏不少鬼,交給我,我來告訴你祂的故事。